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,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,“啪”的一声,瓶底均匀地落下来,灯罩便诞生了。赶忙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,亮到能看清瓶中心飞旋的尘埃停止。灯的底座是圆形的,木制,有斑纹,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,沿边际对称地钻两个眼,将l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,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匍匐,再扎入另一个眼中,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相同摇摆着身子朝上扩展,两个端头一旦集合扭结在一起,灯座便功德圆满了。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,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。待到夜幕降临时,悄悄捧起灯罩,“嚓”地点着蜡烛,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,你拎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。
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许多时刻。就说做灯罩,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干做成一个。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,便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,再不便是炸成功了,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,怎样擦都污浊,只好弃了。
尽管如此,岁除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左右逢源的灯。没有月亮的岁除里,这盏灯便是月亮了。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拎着灯走店主串西家,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,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,然后再称心如意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。常常转回到家里时,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。(选自迟子建《灯祭》)
读了《灯祭》(节选),能想到你的父亲为你做过什么样的工作?哪一件给你留下深入的形象?请写一写,要求合理运用叙说、描绘等表达方式,自拟标题,不少于200字。
本试卷共20分,答题时刻20分钟。索要答案,请后台留言“三个简略办法”。